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承办的“好戏山东”2025山东元宵戏曲晚会在社交媒体上保持着高曝光度。这台晚会由地方戏曲青年人才“唱主角”,线上直播点击量破百万,许多观众评价“满台亮丽”“青春范儿十足”。
近几年,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在推动出人出戏的同时,通过汲取前沿艺术理念、更新舞台技术手段、举办跨界融合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传统戏曲与当代生活紧密连接,让古老柳子戏在新时代“出圈”出彩。
2月26日,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非遗进校园”公益演出活动走进济南历城双语实验小学,演出了柳子戏幽默肢体剧《三个和尚》,孩子们被诙谐的故事表达、独特的音乐韵律和精彩的舞台表演深深吸引,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据介绍,《三个和尚》是由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以“戏曲+儿童剧”方式专门打造的跨界融合剧目,该剧借助滑稽动作、戏曲武打、幽默表演等多样化艺术元素演绎经典故事。今年以来,该剧已先后在济南稼轩学校、华山第四小学等7所学校演出,颇受青少年观众喜爱。
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还将先锋艺术理念融入新剧目创作,相继创排《一个人的梧桐雨》《妄》等小剧场作品,以前沿探索助力柳子戏“扩圈”传播。其中,小剧场柳子戏《妄》由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改编而成,是柳子戏首次演绎西方名著。“我们在文本和舞台上都进行了大胆突破,把原著中的俄狄浦斯分成‘狄’与‘影’两个角色,强化了人物内心冲突,舞台布局则更加突出象征性、仪式感,揭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该剧导演刘洪涛介绍,在进行剧场演出的同时,主创团队把这部剧目的完整视频上传至线上二次传播,从2024年4月至今播放量已超1.3万次。
近几年,除拓展剧场理念、推动剧目创新外,柳子戏主动融入文旅新场景、新业态,通过多种玩法吸引年轻观众,扩大剧种影响力和曝光度。2020年,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就以“夜市摆摊”的方式创新传播柳子戏,将该剧种的上妆过程、特色行当、经典剧目片段等在济南泉城路夜市上进行展示,成为多种业态集聚下的一个时尚场景,受到市民游客的热情追捧。此后,又与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联合推出非遗共享活动,以柳子戏经典剧目《玩会跳船》为故事主线,在男女主人公引领下邀约游客一同“游园”,同步开设“东柳雅集”“东柳雅韵”“东柳传习”等互动项目,由演员定期导赏剧目、介绍器乐知识,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近距离接触柳子戏、欣赏柳子戏。
此类探索仍在延续。近来,在由山东卫视打造的原创文化节目《戏宇宙》中,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40余名演职人员作为班底助演,双方还合力打造了多个线下戏曲活动及戏曲短视频,推动掀起“国潮风”“戏曲热”。柳子戏还在电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精彩亮相,将独特剧种声腔与说唱音乐结合推出“融合秀”作品《秦琼表朋》,引来年轻人纷纷叫好。
此外,诸多柳子戏青年人才也以跨界探索、短视频创作、线上直播等方式讲述“东柳”故事,受到戏迷关注。柳子戏“90后”演员尹春媛在某线上平台开设账号“戏园的春媛儿”,把平时练功、赶妆、演出等过程拍摄成短视频上传,吸引粉丝9万余人。她还与流行歌手胡彦斌合作,把柳子戏经典唱段带到胡彦斌2024《是一场烟火》巡回演唱会现场,让古老剧种与流行元素碰撞“出圈”。
“近年来,我们坚持剧种特色,积极推动柳子戏与古为新、与时俱进。”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李长海表示,中心今后将继续发挥创意引领,以更加青春化的视角,推动柳子戏立足本体、兼收并蓄,探索剧种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本报记者 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