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伴随着快促而有韵律的节奏,英歌舞者迈出欢腾的步伐,舞槌上下翻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槌声阵阵,锣鼓喧天,豪迈之气破阵而出……
今年春节期间,英歌舞再次“火出了圈”,成为广东潮汕地区的“年味担当”。这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流行于汕头、揭阳、潮州等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英歌舞、大锣鼓等潮汕非遗元素不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中亮相,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到潮汕地区现场感受“潮年味”。
英歌舞豪迈奔放,舞龙舞狮灵动威武,大锣鼓激昂震撼……1月31日,大年初三,巡游队伍由南向北在潮州市牌坊街表演,慕名前来观看英歌舞的游客早已将牌坊街围得水泄不通。庞大的表演队伍在牌坊街一路巡游,不时停下来定点表演,高潮迭起,为观众送上最热闹的新春祝福,赢得现场游客阵阵喝彩。
“第一次来潮州,感受这边不一样的年俗,大锣鼓在耳边响起,实在是太震撼了!”来自浙江杭州的凌先生一家三口挤在观演游客前排,现场看到巡游十分兴奋。由于英歌舞表演“没看过瘾”,他还带着4岁的孩子前往府城英歌舞体验馆,让孩子现场体验学习英歌舞。
19岁的孙奕城来自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他举着约2米高的标旗,走在巡游的英歌队最前面。人高马大的他,脸上画着“李逵”的妆面,更增添了几分威武。
“我一直想学英歌舞,但因为课业紧张没有机会。看到春节有巡游活动便报名了,村里还组织我们进行了短期培训。”孙奕城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表演,为整个队伍打头阵,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他告诉记者,一起参加英歌舞表演的大多是同龄的小伙伴,大家都对英歌舞很感兴趣,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和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
巡游队伍的前排,几位身穿潮绣元素传统服饰的姑娘格外惹眼。她们手持“潮州府”标旗缓缓行进,端庄大气的妆容、精致的发型配合亲切的笑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游客拍照、合影。
参与巡游表演的谢湘莉告诉记者,她们来自公益团体“潮人之家雅姿娘团”,团员由来自潮汕各地的形象气质佳的女生组成,大家都是志愿参与巡游活动。“这次我们挑选了有潮绣元素的衣服,这是我们为宣传潮汕非遗、城市文旅、家乡文化出一分力,展现潮汕女孩的风采。”谢湘莉说。
除了文化巡游,在古城内各景点,当地还精心策划了铁枝木偶等定点展演、非遗体验、集章打卡等各式各样的文旅活动。漫步古城,游客们在此欣赏古城美景,品尝地道的潮州美食,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潮州滨江长廊、古城墙、牌坊街等景点,“府楼猴”雕塑格外抢眼——这是潮州文旅为当地打造的文化IP。它们有的扮成英歌舞的角色,有的与当地工夫茶元素相结合,形态各异,向游客宣传潮州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此外,系列府楼猴打卡装置、“府猴到坊”文创集市、“府猴迎春”街头艺人音乐会……各类活动不仅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也更贴合年轻人的审美兴趣,让年味变得更新更“潮”。(本报记者 于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