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孩子们在非遗星光市集体验 高 攀 摄
中医诊脉、济南布艺、刘氏翻花……9月29日,一场五彩斑斓的非遗星光市集亮相山东省文化馆群星广场,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围观游逛。
天刚擦黑,在临沂市平邑县的刘氏翻花展位前,来自上海的游客刘梦欣正在仔细观察翻花技巧。“在济南旅游期间无意中发现非遗星光市集,感到十分惊喜。很多项目的体验感很强,代表了山东的民俗文化特色。”刘梦欣一边说一边从背包中拿出几件文创,都是当晚从非遗星光市集淘来的,总共花费不到200元。
当晚是山东省文化馆组织的第22场非遗星光市集。为贯彻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山东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协会于今年4月策划启动非遗星光市集,旨在打造生活美学与文化相融的立体展示平台,提高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水平。
从傍晚持续至晚上9点多,每场非遗星光市集有20多个项目参加,均是山东各地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山东省文化馆特别要求,遴选出的非遗项目务必拿出贴近生活的作品和手艺,不能孤芳自赏,不能办成老手艺的博物馆。
几张彩纸一根竹签,经过简单的翻折黏合,就变成好玩的民间玩具翻花。刘氏翻花传承人刘庆怀告诉记者,非遗星光市集不仅让更多人了解翻花技艺,还为技艺传承发展创造更多合作机遇。一些教育机构的负责人通过非遗星光市集看到刘氏翻花,正在与他对接合作。
搭建开放合作的舞台,是非遗星光市集的又一作用。
此前,刘庆怀在老家也尝试线上直播,但由于营销技巧的欠缺,关注度有限。来到非遗星光市集现场,在山东省非遗保护协会指导下,他与一家新媒体机构洽谈,未来将深化合作,以纪录片、微短剧等形式推广刘氏翻花。
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进一步促进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也让非遗星光市集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始于清代中期的社火脸谱,是济南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作为非遗星光市集的常客,侯氏社火脸谱传承人侯志新在群星广场收获了一批粉丝。他们中有济南高新区的上班族,有住在山东省文化馆附近的中学生,还有分散在全市各处的退休职工。
“很多人来非遗星光市集,起初可能是闲逛,结果逛一圈下来就找到了兴趣点。”侯志新说,从图样设计到色彩绘制,社火脸谱的制作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每个角色人物背后的故事都值得大家反复琢磨。人物性格琢磨透了,脸谱就可以画得栩栩如生。
根据山东省文化馆的初步统计,半年来,非遗星光市集接待的观众,外地游客占比超过本地市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举办地群星广场靠近千佛山景区,后者客流量大,辐射带动非遗星光市集成为又一个人文打卡地。
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新天认为,非遗星光市集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创意转化,激励传承人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为旅游体验增添了故事与温度。
赵新天透露,下一步,非遗星光市集还将通过全媒体渠道进行多元化传播,增加市集直播场景,加深公众对非遗的理解和认知,拉近其与非遗的距离,形成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新情境,与公众实际需求精细化对接。(本报记者 苏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