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其中围绕“文化娱乐消费”作出一系列部署。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卜希霆表示,《意见》出台十分及时。“从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来看,快速迭代的新业态正在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对其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从规模调整还是经济增长贡献度方面,都需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挖掘文旅领域消费潜力,发挥文旅消费带动力,释放文旅产业效益。”卜希霆说。
《意见》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重点项目。”对此,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文化数字资产研究室主任邓丽丽认为,《意见》的发布,将有利于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对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
“非遗发展离不开‘创新’二字,在这方面,大量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有益探索,将非遗技艺与时尚潮流结合起来。”邓丽丽说,“在突出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未来还应加强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将这些富有中国气韵的文化创意项目以新的传播模式推广出去。”
除了给予年轻一代更多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机会,邓丽丽认为,下一步,还要将《意见》部署落实于实践中,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使他们能够立足更高目标和使命保护传承非遗,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有效激活了文旅消费。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红表示,《意见》启发业界深入思考非遗等文化资源如何持续供给、转化为旅游吸引物。非遗已成为旅游演艺提质增效的关键要素之一,“非遗+演艺”也在持续丰富着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应持续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融入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格局中,让非遗以更年轻的姿态、更青春的面貌走进观众眼中、走入大众心中。”杨红说。
《意见》提出,“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提高审批效率,增加演出场次。”“鼓励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对此表示,沉浸式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等新兴业态的兴起,为观众带来了更丰富的文化消费选择。这种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近期,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25.17万场,同比增长30.19%;票房收入190.16亿元,同比增长13.24%;观众人数79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27.10%。演出产品在拉动消费、联动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表示,《意见》的发布对进一步扩大演出市场规模、促进演艺新业态发展、增强演出的消费拉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潘燕表示,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演出行业近年来持续在演艺新业态、沉浸式体验及线上演播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演出+”和“+演出”的消费新场景。“在消费层面,以年轻人为主力军的消费群体对演出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其对社交互动属性的需求正在推动演出新业态的发展,也促使演出行业不断扩大演出产品的供给,开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潘燕说。
“文旅行业从业者应积极推动创造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文旅产品、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卜希霆表示,各地在推进《意见》部署落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时配套制定相关政策,细化扶持和鼓励措施,因地制宜补短板、填补空白点;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并分析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注重培育更为适宜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群体覆盖面,让不断壮大健康的文旅产业持续焕新美好生活方式。(本报记者 王 彬 于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