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这样一类博主,他们深耕在簪花、漆扇、皮影等非遗领域,制作出的视频不仅内容丰富,质量还很精良,但由于制作门槛较高、周期跨度较长,以至于连粉丝都不敢催更。
“我用一块冰,雕出了一条巨龙”,前不久博主“江寻千(九月)”发布了她用冰雕刻而出的目前国内“最大单体冰龙”的视频,收获了超800万次的点赞。她娴熟的雕冰手法,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巨龙带给了网友很大的震撼。打铁花、糖画、滚灯、绒花、苗族银饰……在她的视频中还有很多种非遗产品的复刻,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其中浓缩定格。
让博主“山白”12天内就涨粉250万的,是一条古法徽墨制作的视频。历经割漆、炼烟、洗烟、阴干、打墨等步骤,他耗费近两年最终制成了珍贵的徽墨。目前,这条视频已收获点赞量超1000万次。而在天津市刘上道村,博主“南翔不爱吃饭”找到一群80多岁的手艺人,一起做出了集合各时期中国元素的盒子灯,同样惊艳众多网友。
这些非遗博主真实又高能的视频,将手艺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精致典雅的中式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曾经“流落深山人不知”的非遗技艺以鲜活灵动的方式再次走到了人们面前,甚至是打破了人们对非遗产品过时和落后的刻板印象。而短视频快节奏的直观叙事体系也与非遗技艺几百上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微妙却震撼的对应。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但被人们熟知的并不多。受困于特定的使用场景与文化语境,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曾一度面临很大的困境。
匮乏的传播途径、陈旧的传播方式让它与当代人的生活隔膜日趋加深,再加上传统技艺学习耗时良久,关注的人又不多,很多非遗项目的发展空间都被迅速压缩。传承断层、濒临失传,非遗似乎难逃曲高和寡的宿命。
剪纸艺人展示剪纸作品 新华网 付宇鹏/摄
不过,随着一些非遗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与出圈,非遗传承的空间局限与时间掣肘正在被逐步打破,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对话也被解锁出更多的可能。得益于听觉、视觉等感官符号的重构以及拍摄剪辑等技术的加持,人们可以在手机屏幕中沉浸式体验到非遗的精髓,感受到它澎湃的情感张力。
别小看这块小小的屏幕,用户每一次的播放点赞和转发,其实都是认识非遗、保护非遗很重要的过程。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多看一眼往往就意味着多一分力量去抵抗遗忘。
而短视频推荐算法的助力,更是放大了这种力量。它将优质的内容高效推送至可能感兴趣的目标受众,将原本孤立的个体与文化点连接交融,扩大着爱好非遗的圈层群体。地方的非遗项目也有机会与爱好者相遇并产生连结,被非遗之美所吸引。推荐算法作为一座桥梁,巧妙地将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与古人的智慧情感连在了一起,依托兴趣实现了“文化找人”。
被看到,正是当下大部分非遗技艺保护之路的第一步,而后才是被了解、被喜爱、被传承。这条走向大众化而不会被湮没的路径清晰又明确。我们乐见非遗赢得的流量和拥趸,也庆幸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走上这条传承之路。
有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自己的非遗体验,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分享量同比增长40%,同时“95后”“00后”成为传播非遗的主力军,30岁以下传承人年均增长72%。非遗商品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过去一年中,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了328%。
新华社发(唐克 摄)
在算法驱动的视频消费时代,“小众”与“大众”、“冷门”与“热门”之间的文化隔离不再坚固,而是处于一种更加流动的状态。非遗也正在从一门小众的技艺,转变为备受欢迎的文化潮流。人们对非遗的喜爱,也在让创作成果向文化消费转化。应该认识到,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一定不是将其束之高阁,恰是要尽可能地挖掘出非遗的市场价值,打通其走向品牌化和市场化的路径。让从业者不仅仅有情怀还更要有动力,才是让传承走下去更好的保护方式。
非遗技艺,其实不只是面向过去的传统文化,更应该作为一种工艺智慧和美学价值被延伸至当下乃至未来的生活中。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让非遗内含的魅力被发现被传承,短视频在越来越多人心中种下的这一粒粒种子,仍然需要我们去用心呵护。(邢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