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是山东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暑期临近,潍坊市多地文博场馆即将迎来客流高峰。不少外地游客专程赶到潍坊市,体验当地非遗项目,感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
近日,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人潮涌动。风筝扎制、年画拓印、美食品尝……游客徜徉在暮春暖风中,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智慧与巧妙。
在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宋芳薇女士,正在认真了解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的发展历史。硬翅风筝、板子风筝、立体风筝……诸多样式让她应接不暇。尤其是在博物馆显眼处张挂的龙头蜈蚣风筝,由20多名艺人共同制作完成。宋芳薇说,来山东旅行前,她专门上网查资料做了功课,看到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旅游线路,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历史场馆,因此决定自驾过来玩。来了之后,感觉很值得。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以来,潍坊各地的文化场馆景区就广受游客欢迎。特别是一些主打民俗手工艺体验的文博场馆,比如高密市的泥塑、青州市的古城展演、安丘市的白酒非遗工坊,吸引了大批自驾游客前来。
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潍坊市过去一年来推动非遗民俗与旅游业相结合,以非遗民俗的深度挖掘、解读、阐释,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能带给旅游业持久的生命力。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文化生态保护相关举措主动融入城乡旅游发展,创意策划了“多彩民艺”“秀美山村”“寻古探幽”“渔盐耕读”4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推出40余家非遗沉浸式体验景区,吸引上百万学子研学,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同时,在旅游商品的打造方面,潍坊市畅通高溢价设计端、打造全要素流通链,构建个性化、品质化非遗文创产品体系。组织举办“潍坊好手艺”大赛、“世界好手艺交流推广大会”以及实施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工程,提升非遗产品的衍生能力和创意水平。并在当地的高等院校设立非遗产业学院、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中心,提升潍坊非遗创新转化能力。
“绿水青山”正在凭借乡村振兴变为“金山银山”。为真正发挥文化助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入境旅游市场的作用,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实施非遗传播工程、非遗社区建设工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非遗出海工程。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李义龙介绍,当地通过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非遗购物节和美食节等节会活动,增强非遗传播能量;建立非遗直播基地,开设传承人直播培训班,推进非遗传播立体化发展;在30个古村落和社区推进非遗社区建设,强化非遗与民众生活的血脉联系,从生态上优化生存环境,从活态上推进文化认同,从业态上激活创造能力,从常态上展现建设成效;打造乡村非遗传承、联营、传播三大平台,让乡村因非遗更美,让村民因手艺致富;借助“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的平台作用,实施“潍坊好手艺”世界行计划,推动非遗出海,讲好保护区故事。
目前,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有各类传统工艺企业和家庭作坊近2000家,年产值达206.7亿元,帮助10余万名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富起来的农村群众也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办起了民宿、非遗研学基地,成为传统手工艺借助旅游业反哺乡村的生动写照。(郭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