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科学技术为核心推动力。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同样以数智技术为重要支撑,以创新为突出特征。具体到非遗领域,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新兴数智技术的突飞猛进,非遗传统生态发生着深刻改变。一方面,依靠传统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存续方式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数智技术的进步激发着非遗以全新的方式向更多元的维度传播。数智技术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和新的社会结构力量,赋予文明新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引发文明传承与传播生态的场景化迁移,助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开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非物质性、活态性、地域性、可接受性、目的性、非孤行性为六大主要特性。非物质性即无形性,使其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指其在时空更迭中的生命力、能动力和延续力;地域性和非孤立性强调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滋养和强关联;可接受性则指非遗和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目的性是从功利角度诠释非遗的生存问题。六大特性之间互为条件,相互成就,构成了一套体系完整、生态自洽的非遗生态共同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赖以生存的传统环境发生着改变,进行着物竞天择式的看似缓慢实则明显的文化演进。文化演进同时引发着由六大特性建构起来的传统非遗生态的变迁,如影响“可接受性”的受众范围越来越萎缩、维持“活态性”的新生传承力量不足,“功利性”向度的非遗从业者生存危机出现……非遗的生命力日渐式微,非遗的生存空间正在萎缩,原本和谐自洽的非遗生态体系难以正常运转,进而造成我们不愿看到的非遗失传、灭绝结局。非遗生态内在运转机制的失衡是日益落后的传统非遗生存方式与高速数智化的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社会发展力驱动的必然结果。为缓解上述不平衡,政府进行了积极的资金投入和上层保护,这样的举措能够一定程度上延缓失衡的加剧,然而,真正的生命力仍然需要非遗生态体系内部六特性之间的自我激发和相互成就。换言之,数智时代的非遗亟需寻觅出一个适应当下环境的新的文化生态体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传承人类文明之光。
随着数智技术力量群的发展以及深度媒介化的社会形态变迁,非遗搭上数智技术的快车,涌现出“非遗+NFT”、“非遗+数字人”、“非遗+虚拟现实”、非遗+短视频”、“非遗+直播”等诸多探索方式。传统非遗领域逐渐出现破圈、重组、再表达、再结构化的进化式发展。支撑非遗生态共同体的六个特性也在此文化创新进程中进行着自我修复和蜕变升级,在被赋予新内涵的同时,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和博大气度。
具体来说,数智技术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动力,在与传统文化的联袂中,成为连接年轻人、消费者、品牌传播方的新方式,促成着数字文化经济的新生态。
(一)非遗+NFT
非遗的NFT数字凭证作为虚拟资产能够实现数字产权的保护和数字增值交易,不仅激发着非遗从业群体的数字资源开发热情,同时也扩大了年轻受众群体的可接受度,形成非遗数字内容创新的突破口,有利于非遗数字新生态的形成。
从消费者视角来看,“非遗+NFT”形成了非遗可确权、可追溯、可流通、可增值的新型文化消费。从创作者视角来看,“非遗+NFT”能够扩大非遗创作者的行业美誉度,使创作版权得到充分尊重,有效激发非遗数字产品的创作热情,化解变现困境。
NFT带来的改变使非遗不再是陈旧过时的代名词,转而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型社交符号和追捧潮流,并使他们成长为非遗爱好者、自觉传承者和传播者。由此可见,“非遗+NFT”迎合了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改变了既往的非遗传播路径,敦促着传统非遗生态的数字虚拟变革和数智化迁移。
(二)非遗+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与非遗领域的结合,形成了全新的非遗可视化表达数字图景,能够有效激发文化创新,并为文化赋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使用了VR、AR、XR、5G、8K、三维菁彩声等前沿技术提升观众视听体验。节目《演武》取材河南省少林寺的武术文化遗产。该节目在XR技术加持下,以四季轮回为时间线索,以演武场、兵器场等多个场景切换为空间位移,通过视听方式可视化重现嵩山少林寺观音殿内壁画《武僧演武图》中的习武场景。天下武术出少林,古壁画中少林寺34位武僧习武对练,如火如荼,舞台上18位功夫小子在功夫明星赵文卓的领衔下展示大洪拳、小洪拳、长护心意门、罗汉拳、六合拳、象形拳等少林拳法和少林棍、双鞭、伞剑等少林器械功夫,激情澎湃。在XR跟踪模组数据、实时场景渲染、舞台超高清大屏呈现等技术的助力下,寺院、武僧、飞雨、落叶、飘雪、青山、松柏、云气无缝衔接,实现了节目舞台和虚拟场景的实时性深度融合,为观众带来穿越时空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传播和弘扬了自强不息、代代相传的少林武术精神。文化元宇宙以文化为内核,以技术为外力,以数字化和虚拟化为转向,二者的创意融合不断释放出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方向和新可能,相关探索仍在继续。
(三)非遗+数字人
虚拟数字人是汇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AI)、实时传输语音合成等数字技术的仿真式的数字形象,是对人的一种具身映射。在文化领域,先后诞生了伽瑶、艾雯雯、文夭夭、天妤、筱竹、谷小雨、苏东坡数字人、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粤剧文化虚拟数字人小勤等等。这些文化领域的数字人主要承担文化代言人的使命,如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合打造的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伽瑶”,通过洞窟壁画讲解、展览、虚拟直播、舞蹈综艺等多种方式传播我国敦煌文化遗产。伽瑶曾参加CGNT、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单位举办的文化互动节目《敦煌中秋月》、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直播活动《这个冬至与“伽瑶”一起云游敦煌》、新春拜年活动以及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等,在虚拟和现实空间中弘扬古老敦煌的新时代风采。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智能数字形象代言人“央小央”带领观众体验新春云庙会,身着汉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虚拟人“艾雯雯”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推出的虚拟人“文夭夭”熟知馆藏文物珍品背后的故事,能够从事线上和线下的文化讲解、展厅导览或科普互动等工作,在文化公共服务领域表现突出。这些文化领域的数字人积极发挥着文化传播的媒介功能,为文化数字传播实践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样本。
然而,目前有关数字人的尝试仍处于初级培育阶段,由于支撑技术、人力、时间成本等现实问题,数字人在有了文化身份后,内容性生产和文化运营普遍乏力,大多数虚拟数字人背后仍缺少深厚的文化加持和庞大的数智技术支撑。有鉴于此,非遗在进行数字人传播探索时,更应着重其文化传播功能的深度挖掘,以文化为魂,以技术为形,以创意为擎,积极探索如何高质量持续性内容输出,真正实现非遗的显性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社会教育价值、经济利用价值和交流传播价值。
综上,在非遗的新生态体系中,六大特性中的“非物质性”仍是非遗的根本特性,但虚拟化和场景化的数智技术为其提供了更具体验感和沉浸感的认知方式。因无人问津缺少传承生力军而频频告急的“活态性”,在当下技术力量引发的数字化进程中吸引了更多数字原生代创作者和从业者作为活态文化创造主体加入,并一改传统非遗无用、守旧等刻板印象,赋予非遗国潮、时尚、惊艳、大国自信等破圈效应,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不被活态主体即青年传承群体接受的“可接受性”难题。
同时,受益于技术的媒介化,非遗的传播和传承不再对“地域性”有强依赖和强受限,时空阻隔不再是文化交流的桎梏,体验的具身性大大增强,使文化共同体更易形成。文化共同体的求同存异不仅扩大了非遗的生命宽度,同时也强化了非遗的“非孤立性”特点,厚植了非遗的生存土壤,使非遗的“目的性”能够顺利达成,改善了其长期以来岌岌可危的生存危机。
由此可见,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非遗的传统生态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和增益,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场域,这种改变是自内向外式的,有利于非遗价值的重新确认,有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重建。随着数智田野中更多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探索出现,践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代主旋律的新的非遗数字共同体指日可待。
项目信息: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丝绸之路陕西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对外传播》阶段性研究成果;西安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宇宙技术驱动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可视化保护与创新传播》阶段性研究成果;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深度融合前沿媒介技术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
王秀丽,教授,博士,硕导,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媒体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