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遗数字化让老手艺“活”起来、传下去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非遗数字化让老手艺“活”起来、传下去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1-23 09:55

  “这是我爷爷郎绍安在1930年做的《司马光砸缸》,它的大小与我们日常使用的纸杯差不多,4个人物都在‘纸杯’大小的空间里完成。它是我爷爷21岁时完成的作品。”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文化遗产法治论坛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介绍着北京“面人郎”的数字化成果。

  通过会场的大屏,面人《司马光砸缸》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这是目前我家保存时间最长的作品。非遗作品受制于材料等原因往往有物理寿命,子孙后代有可能会失去观赏这些作品的机会。”郎佳子彧说。如今,非遗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2023年初,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资助下,郎佳子彧带领团队开始了“面人郎”的数字化探索。

  郎佳子彧介绍,他们通过3D建模等方式,将作品进行数字化存储。现场,郎佳子彧还展现了《司马光砸缸》作品的3D扫描模型,公众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作品的细节。“只要数据在,作品就能保存下去,还可以通过更多移动端口让更多人欣赏这些作品。”郎佳子彧说。

  除了数字化存储外,郎佳子彧还对非遗数字化的应用场景作了进一步考量。2023年举办的“百年散步——面人郎家族艺术展”,结合数字化技术展现了“面人郎”的百年变迁。郎佳子彧发现,非遗数字化后,有诸多应用场景被年轻人接受并喜欢,满足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方式。

  声音的记录也是非遗数字化的重要内容。华玲(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翟绍华在工作和调查中发现,民间文学作为非遗分类的一大项,保护传承现状堪忧。很多经典的民间文学故事没有被保存记录,很多经典的非遗民间文学项目缺乏整理搜集人、讲述传承人。为此,翟绍华率领团队创建了“拾遗听69”微信公众号平台,以“故事讲述音频+图文”的形式,将经典的民间文学故事记录、保存下来。

  据了解,自2022年“拾遗听69”微信公众号平台创办以来,已发布了近700篇民间文学故事,并获得北京市16个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发布的传说故事已覆盖北京市12个区。故事涵盖《八达岭长城传说》《潭柘寺传说》等17项非遗民间文学故事。翟绍华介绍:“我们还将故事的音频在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荔枝FM、蜻蜓FM等平台同步发布。”

  非遗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了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自此非遗数字化实现了有“标”可依。该标准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总体要求,规定了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采集实施、资源著录方面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1部分。在各个部分中,明确了“采集什么”“怎样采集”“如何著录”等,具有很精确的指导作用。“该标准的发布,让我们对非遗保护未来如何开展,如何保护其真实性、完整性有了更具像的认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胡姗辰说。

  在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会长常月红看来,目前,我国非遗数字化工作提高了非遗的可及性和普及性,通过线上展览和数字博物馆等平台,让公众更容易接触和了解非遗;提升了非遗的保护和记录效率,精准记录和存储项目细节,防止知识和技艺的丢失;提供了非遗的创新途径,还帮助非遗项目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非遗数字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常月红建议,数字化过程中要重视保持非遗的原汁原味和延续其文化内涵,防止过度商业化或失真。同时,加强技术和资源的普及,以确保各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能够获得必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持,以实现有效数字化。此外,需要加强版权保护,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本报记者 李荣坤)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奉化:非遗群龙大巡游

  • 侗乡欢庆“二月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