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重庆黔江濯水古镇——
戏腔悠悠唱古今
图为演员正在戏台上表演濯水后河戏。
图为夜幕下的濯水古镇。
重庆市黔江区统战部供图
“濯河水呀清又清,老街石板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廊桥老街人挨人……”在重庆黔江濯水古镇,每天都会听见或高昂铿锵或婉转悠扬的戏曲唱腔,伴着或轻缓或急重的锣鼓声与现场观众的拍手叫好声从老街尽头传来,那是古镇正在上演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濯水后河戏。
“濯水后河戏是湖北汉剧、湖南南戏、江苏昆山腔、川剧与我们本地土家族、苗族文化交融、创新后形成的地方剧种,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年逾古稀的后河戏传承人土家族老人樊宣洪介绍,阿蓬江是乌江的支流,俗称后河,而濯水镇就坐落在阿蓬江边,所以人们就将这流传下来的剧种称为后河戏。
“听蓬江水音、游濯水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是很多游人来濯水古镇的游玩四部曲。捧着盖碗茶闲坐在戏台下,看一台独具腔调的濯水后河戏,让很多游客感到回味悠长。
濯水后河戏是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独特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经历了百余年的传承发展与融合创新,濯水后河戏如今已成为濯水古镇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台后河戏,也反映了武陵山深处的土家族、苗族人民与外界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濯水镇以土家族、苗族聚居为主,是巴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之地,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里地处巴楚要冲,唐末宋初开始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集镇,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流交融。南宋时期酉阳建州,依托码头和古道的要塞地位,濯水镇更是兴盛一时。三大古盐道在此交汇,这里是中原地区进入武陵山地区的第一站、第一关。明清时期,又有一大批外地移民迁入。晚清时期,濯水古镇商贾如云、店肆林立,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商人纷至沓来,三大会馆相继设立。这里也是徽墨在西南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濯水徽墨成为土家族、苗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商贸的流通带动了濯水本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从清同治八年(1869年)一个名叫“玉字班”的湖南戏班到濯水演出“二度梅”“天水关”开始,再到民国时期湖北南戏“莲字班”“邓管班”和“南戏班”驻扎三大会馆演出,濯水镇的古戏曲文化长盛不衰。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思想在此交汇碰撞,为濯水后河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和不竭源泉。
从最初濯水后河戏班编排的“武台会兄”“黄河摆渡”“油鼎封侯”等原始剧目,到后来濯水后河戏剧团创作的“穆柯寨”“樊梨花”“贺龙在濯水”“春到阿蓬江”“家庭小戏”“分家”等一大批新剧目,濯水后河戏题材丰富,有的反映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有的描绘濯水镇上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当地群众和往来游客喜爱。
“街道虽窄天地宽,店面不大装乾坤……”这是新编后河戏剧目“天理良心——濯水人”中的唱词。戏台上,樊宣洪老人在深情演绎古老的戏腔;戏台下,天南海北的游客尽情享受着这份独特而又多元的文化大餐。(张力 党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