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岳沛 靳铃涵)“我是拉马头琴的齐•宝力高。我这一生什么事都没干,就三个字——马头琴”。眼前这位80岁的蒙古族老人平淡地用马头琴三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1944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一个蒙古族人家添了个男孩,男孩的父亲当时53岁,遂为子取名“五十三”。五十三从小便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路边的电线被风一吹就嗖嗖作响,夏天温度高,线伸长,音就变低;冬天温度低,线缩短,音就升高。他经常一个人靠着电线杆,聆听风与电线合奏的“曲子”并沉醉其中。8岁时,他已经可以跟民间艺人合奏几十首曲子。14岁时,他加入内蒙古实验剧团。团长给他起了个新名“宝力高”,意为“泉水”,希望他的艺术才华像泉水一样不停喷涌。
对于齐•宝力高来说,拉马头琴是他的生活,也是他一生挚爱。在他心里,马头琴是可以和天地对话的乐器,他要让全世界都能听到马头琴醉人的声音。
在几十载的艺术实践中,齐•宝力高不断对马头琴制作技艺和演奏艺术进行改进。他先后4次对马头琴进行改造,从1972年开始,齐•宝力高先把马头琴的蒙面由牛皮改为蟒皮,再改为木面,既提高了音量,又拓宽了音域。
“以前无论是马头琴制作还是演奏法,都有不小的问题。通过对马头琴进行改革,让它规范化,跟世界音乐接轨。如今的马头琴已经变成一件几乎完美的乐器。有了曲谱以后,凡是在音域里面的曲子都能演奏。”齐•宝力高说。
在齐•宝力高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下多个“第一”:编写第一部马头琴演奏法书籍,创立第一支马头琴乐团,创作第一首马头琴齐奏曲目,组建第一所马头琴艺术院校,第一个把马头琴演奏带进联合国和维也纳金色大厅。2021年,他获得了“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称号。
对于齐•宝力高来说,马头琴是一件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乐器。琴弦声起,拨动万马奔腾;奔波身影,走向万千听众。80岁的齐•宝力高像一把火,为了马头琴的传承炽热地燃烧着。“我想把我心里所有的艺术都吐出来,就像蚕蛹一样,最后留下个壳就行了。人总有一天会死的,但是回头一看雪地里有你的脚印,历史书一翻里面也写宝力高那就行了。”